B. AA制
在生活中社造‒平權與民主治理
事實上社造四期的四大議題看似高遠,實則是由第一線的社造工作者透過大小會議與論壇所匯集而成的架構,因此回到執行層面來看,應該回到日常生活中的議題中去提煉,因此在生活中社造,在社會中改造是最核心的精神。

$
C. 保有自我
文化主體性‒
常民文化在地知識與學校教育的融合
地方文化的主體性反映居民對於自我文化的認識與認同,資源盤點以及向下扎根的行動是重要的策略。基隆在常民文化在地知識與學校教育融合的部分,可以說是長期耕耘之下的成果,從103年開始有計畫地透過交流會、提案輔導、徵選條件開放、鄉土教學計劃等,養成社區與學校協力的模式,雙方面的都在日積月累的互動之下,有更多合作的可能,也能看見互為主體的良性發展。

D. 戀愛溝通
從單向服務到社會溝通,
進而促進社會參與
在多元平權的角度之下,我們希望翻轉弱勢一詞,研究與反思外在環境造成的劣勢,並開創溝通跟倡議的管道。例如110年度啟明關懷弱勢協會與盲人福利協進會參與社造提案,不同於單向的服務,更著重在視障者的社會溝通與社會參與。


E. 世代關係
青年賦權、世代對話‒
街區與城市是世代共創的舞台
基隆從發展多年的海洋老鷹嘉年華,到近幾年怪奇城市實境遊戲、活絡的散步導讀行動、青年基地等,110年度社造點則包含委託行的Yes We Can夢想起飛協進會,還有基隆嘻哈文化推廣協會進駐惠隆市場進行活化。上述種種,可以看到的是蓬勃的世代對話與行動,尤其在青年賦權上,整個城市與街區,成為世代共創的舞台。

F. 遠距戀愛
疫情時代下的公民科技
因應疫情時代,社造夥伴反而學習更多公民科技,不論在紀錄或推廣、互動上都有了除了實體活動之外,更多元彈性的工具,也打開參與對象的限制,未來若能搭配運用得宜,將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 指導單位

▸ 主辦單位

▸ 主辦單位

▸ 協辦單位
基隆市各區區公所
110年基隆市社區營造點
▸ 執行單位
